表面风平浪静,实则人脉如网
很多人以为在上海办点事,好像谁都不怎么要托关系。然而只要你稍微结识几位在上海有根基的“老法师”,也会发现他们在孩子就学、求职,甚至就医这样的重要场合,都能找到各种内部渠道和熟人帮忙。再往深处打听,原来不论是学校、医院还是其他一些大单位,领导升迁的背后往往也有老领导或家族血缘做推力,行政岗位里关系户同样不在少数。所以,到底是上海人不用找关系,还是你还没找到能“帮你说话”的人?
市场够大,机会够多
为什么很多人“体感”上在上海不那么需要托关系?最大的原因在于上海庞大的经济体量提供了足够多的就业岗位和上升机会。即使那些真正优质的职位、资源被有门路的人占了,剩下的选择也足以让普通人在这里找到自己的落脚点。对比起许多小地方资源有限,动不动就被关系户一抢而空,上海这种“大池子”始终还有一大波职位和机会在等着你。
有权力,却不屑于为小事出手
同样是因为上海所拥有的经济和资源规模,排在权力优先清单上的大多是更具价值的大项目或大资源。对于普通的小事情,办事流程相对公开透明,领导和职能部门并不至于处处“卡脖子”。你感受不到权力的存在,不是它不存在,而是相比那些真正值钱的资源,你的需求可能并不值得出动“保护伞”。
小地方为何事事都要找熟人?
再把目光移回那些资源有限的小城市,这里权力的含金量更高,手里掌握的岗位、机会更少,自己人分了都不一定够,哪儿还轮得到普通人?想办点急事,就得不停地找熟人、塞人情,稍不留神就被层层敲打。于是,哪怕打个证明,都得拼命托熟人疏通关系;相比之下,上海就显得自由得多。
看似一般不找关系,其实关系就在上海人的日常生活里绕着圈子转。只要机会足够多,你感受不到的、不需要的,就如同不存在一样。可要是当真卷进了大项目或大竞争,上海人背后的人脉和“暗道”,哪里会缺席?不过,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好好利用大城市带来的机遇,似乎就够了。毕竟这里真的不乏可以凭实力就拿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