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刀现在一般用不锈钢,不用铁刀。铁刀会锈,日常需要抹油保养。
不锈钢刀和铁刀(通常指普通碳钢刀)主要区别确实在于铬的含量,但并不止于此。
详细说明如下:
1. 铬的含量决定“是否不锈”
- 不锈钢:不锈钢必须含有至少10.5%的铬(Cr),有时还会添加镍(Ni)、钼(Mo)等元素。铬会在钢材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能有效防止生锈和腐蚀,所以叫“不锈”。
- 普通铁刀(碳钢刀):通常含碳(C)量较高,但铬含量低(通常低于1%),没有能力形成保护膜,更容易生锈。
2. 其它成分的影响
- 碳钢刀(铁刀)中的碳含量较高,刀刃更锋利、更容易磨得很快很薄,但是非常容易生锈,需要经常保养。
- 不锈钢刀虽然不容易生锈,“韧性”较好,但部分不锈钢刀因为结构原因,往往硬度和锋利度略逊色于高碳钢刀。
3. 物理性能方面
- 碳钢刀(铁刀):锋利、好磨,但易锈且易折断,需要干燥保存。
- 不锈钢刀:耐腐蚀、耐氧化,比较适合日常家用或者潮湿环境;但极高硬度(比如某些日本粉末不锈钢)也可以做到锋利且耐用,只是价格会比较高。
总结:
- 主要差别确实是铬的含量,这是决定钢材是否“不锈”的关键;
- 另外碳、锰等其他元素含量不同,也会影响刀具的整体性能。
如果你需要挑选刀具或想了解哪种更适合你的需求,可以告诉我你具体的用途,我可以详细建议!
不锈钢材质一般用90Cr13这种方式来表示,90表示碳含量0.9%,Cr是铬,13是铬含量,是13%铬含量的意思。
一般好菜刀是90Cr18,就是碳多好,铬多好,也有40Cr13这样的普通不锈钢。
磨刀石的粗细用目来表示,300到1000是粗磨用的,3000,5000是细磨用的。
目不是说1克里面有多少小沙子,它是英制的,只筛网的粗细。
“目”(mesh):原本是筛网单位,表示每一英寸长度内有多少个筛网孔洞。
比如“#100”,就是一英寸长的筛网上有100个孔,这样通过的磨粒就差不多是100目
磨刀石用之前需要泡水,避免太过粗糙避免刀口越磨越粗糙。
如果泡水之后再抹油,相当于把目数增加1000目。
磨的过程中会发现黑色不锈钢细屑奖,及时洗掉。
细化一下整个粉末高速钢生产工艺的流程。 弹簧钢不适合做菜刀,不锈钢更好。弹簧钢一般含有硅、或者锰,才有弹性,但是会生锈。手工打铁喜欢用弹簧钢。
“粉末高速钢”确实是通过粉末冶金方法制成的。总体上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 配料和熔炼
先将高速钢的各种原材料(铁、碳、钨、钼、铬、钒等)按照配比熔炼成合金钢液。
2. 雾化成粉
将熔融的合金钢通过高压气体或水流进行喷射雾化,瞬间冷却成极细的钢粉(直径通常在几十微米到百余微米)。这是粉末高速钢最核心的一步。
3. 装罐和冷压/热等静压(HIP)
把制成的钢粉倒进密封钢罐,抽真空,然后对钢粉进行高温高压(热等静压,HIP)或冷压处理,让粉末在不熔化的状态下相互结合,形成致密的固体钢坯。这一过程杜绝了大钢锭容易出现的化学成分不均匀、夹杂物、晶粒粗大等问题。
4. 锻造、热处理、加工
再对这块坯料进行后续的热锻、轧制、退火、热处理、加工等工序,最终制成所需规格的钢材或刀具。
简要总结
粉末高速钢的核心步骤就是:
- 先熔炼成钢→雾化成粉→装罐→高温高压烧结致密→锻造加工
这样得到的钢材成分极为均匀,耐磨性和韧性远胜普通高速钢,能够承受更高的碳、合金元素含量且不易出现大块碳化物偏析。
📌 类似“烧结陶瓷”的合成方式
你可以类似理解成:
- 用细粉“拼”起来的钢材,但最后经过高温高压完全固结粘连一体,成为结构致密的整体,物理性能极佳。
如需要详细了解具体粉末钢的代表型号/特点,或它和其他钢材的优劣比较,欢迎随时提问!